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目录
[编辑] 核心概念 ⑴促进健康的行为: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包括:①日常健康行为②避开环境危害行为③戒除不良嗜好行为④预警行为 ⑤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⑵危害健康的行为: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包括:①不良生活方式②致病行为模式③不良疾病行为④违规行为 健康行为学: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编辑] 核心问题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和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四类因素中,行为因素最为活跃。美国学者通过对7000人为期5年半的研究,发现只要人们坚持七项简单的日常行为,就可以使人群的期望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7~8小时每日);不吸烟;保持适当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 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和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编辑] 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评价 健康教育与其他的教育计划一样,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是前人在经验和教训之上总结出来的。没有一个理论可以适应所有的现实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遵循一定的程序,将各种理论结合,在做出具体的微调是制定一个健康教育的标准模式。 为了更好的在今后实施类似的计划(包括本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者,也包括其他人用来吸取本计划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信息反馈的需要(主要是让计划相关的出资者以及利益相关人: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相关人员、以及捐款人了解情况),需要对已经进行的计划进行评价和总结。
上一篇: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 下一篇: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